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刚才某某突然点到我,真是既意外又感到荣幸。感谢给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前面听了各位领导、同事分享的宝贵经验和真知灼见,我确实很受触动,受益匪浅。

说实话,每次参加这样的座谈会,我都把它当成一个特别好的学习机会。平时大家各忙一摊,像这样能静下心来,听听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同事们的思考和感悟,机会非常难得。

虽然我们的具体工作内容不同,但今天大家的发言,让我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共同的底色,那就是对工作的那份热爱、责任和不断的思考。

无论是某某同志谈到的关于优化服务流程的探索,还是某某同志分享的那个处理突发情况的案例,都让我看到,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流程不断优化就能创造不简单的效益。

这种 “于细微处见真章” 的精神,以及大家身上那种积极向上、勇于尝试的劲头,对我而言是一次很好的 “充电”,让我对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感觉思路更开阔了。

借着这个机会,我也汇报一下近期的几点工作感悟,主要是 “三个更加注重” 。

我的第一点感悟是,要更加注重 “系统思维”,学会 “弹钢琴” 。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很多时候不能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就像弹钢琴,十个指头要互相配合,有轻有重,有急有缓。

我体会到,无论是推进一个项目,还是处理一项日常事务,都不能只看眼前的一点,而要把它放在整个科室、整个单位甚至更大的背景下去考量。

多想一步,这个环节会不会影响到其他环节?这个决定是否符合整体的长远目标?养成这种系统思考的习惯,能让我们做事更有章法,减少 “按下葫芦浮起瓢” 的情况,提高工作的整体效能。

我的第二点感悟是,要更加注重 “问题导向”,敢于 “破难关” 。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老大难问题或者新挑战。是绕道走,还是迎上去?我的体会是,问题其实就是进步的阶梯。

有时候,一个难题的解决,往往能带动一片工作的提升。我们需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更要有正视问题的清醒和解决问题的担当。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经常复盘反思,看看哪里是堵点、痛点,然后盯着问题去研究、去突破。这种 “啃硬骨头” 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带来的成长也是实实在在的。

我的第三点感悟是,要更加注重 “沟通协作”,善于 “聚合力” 。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工作能顺利完成,靠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前后方、左右邻的紧密配合和支持。

有效的沟通能消除误解、达成共识,积极的协作能汇聚智慧、形成合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地主动沟通、换位思考,既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用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在相互支持中共同把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

这些感悟说到底,最终还是要落到行动上。结合今天的所学所悟,对于下一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我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一是进一步强化学习,弥补能力短板。一方面,我要持续向书本学、向文件学,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更要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事学,学习大家的好经验、好作风。特别是某某等方面的不足,要制定个小计划,缺什么补什么,让自己能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二是进一步深耕细作,提升工作标准。满足于 “做了” 是远远不够的,要追求 “做好” 、 “做精” 。对我手头负责的某某等工作,我要对自己提更高的要求。多下一些 “绣花” 功夫,把情况摸得更透一点,把方案想得更细一点,把措施落得更实一点,努力把寻常工作做出不寻常的效果。

三是进一步融入团队,贡献集体力量。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科室和单位的集体活动中,珍惜团队氛围,当好 “齿轮” 和 “螺丝钉” 。对于同事需要协助的地方,一定全力以赴。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我们共同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我想说,今天的座谈会对我是一次很好的鞭策和激励。我会把大家的宝贵经验带回去,认真消化吸收,落实到今后的具体行动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