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联动之创卫基本知识问答

 

五创联动之创卫基本知识问答

(一)何谓“创卫”?

答:“创卫”是创建卫生城市的简称,卫生城市分省级、国家级两个级别。1989年10月,全国爱卫会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全国开展了卫生城市检查评比活动,拉开了创卫序幕。

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是在总结爱国卫生工作的基础上,走向治本为主,分步实施,科学管理的轨道。这一转变标志着城市爱国卫生运动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践证明,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需要;培育社会文明卫生新风,提高市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的需要;所以我们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创建的各项工作中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把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美丽,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城市,为子孙后代造福。

(二)创建卫生城市有什么作用?

答: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把我市建设成具有瑞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瑞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推动创卫工作深入开展,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和文明素质,充分利用宣传资源,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大范围、全方位、高密度的宣传方式,助推创卫工作向纵深开展,使宣传工作有重点、有新意、有高潮。营造全民参与、上下互动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知晓创卫,人人支持创卫、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局面。其意义是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市民注意卫生,有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三)创建卫生城市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

答: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在城市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能使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居民健康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的面貌,使我市成为水碧、天蓝、地绿、干净、整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与实力的现代化文明城市,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安逸、舒心。

(四)卫生城市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答: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有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社区和单位卫生、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10个大项目。这明确告诉我们,“创卫”要做的事情涉及多个部门、多项工作,“打扫卫生”仅是其中的一项具体工作。

(五)创卫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按工作性质大的类别划分,“创卫”要做的工作主要有:①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②积极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③继续强化爱国卫生工作;④扎实开展病媒生物防制,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⑤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⑥大力开展“创卫”培训、舆论宣传和市民文明卫生素质提升等工作。

(六)卫生城市的称号是永久性的吗?

答:卫生城市不是终身制。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省上将不定期组织复查,复查形式以暗访为主,第一次复查不合格者,将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第二次复查不合格者,将撤销其荣誉称号。

(七)市民群众能为创卫做些什么?

答:广大市民群众应自觉遵守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自觉摒弃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风尚和卫生习惯,形成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氛围。同时,提高创卫意识,帮助查找和解决创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改进工作,形成人人参与创卫工作,个个争当创卫模范的工作格局,为我县的创卫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八)创建卫生城市的基本原则?

答:卫生城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高度的和谐统一,是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城市诸多品牌中最有价值的一种品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在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不断改善和优化生产、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从而得到真正的实惠。同时,城市优美的环境、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吸引各种资源的投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

(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过程,推动创卫深入开展

创卫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将创建工作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将创卫工作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点,明确目标,完善措施,落实责任,积极实施。

一是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创卫不是单纯的打扫卫生,改善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城市带来一次思想观念的革命和行为习惯的转变,促使广大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自觉改陋习,树新风,积极动手建设美好家园。因此,要持续不断地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创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创卫工作之中。要坚持软硬件建设同重并举,采取多种手段,切实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实现创卫工作目标。

二是要时刻关注群众利益。实践证明,创卫只有着眼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享受到创卫带来的好处,才会有生命力,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在具体工作中,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全过程,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环境治理、市场整治、“五小治理”、市政建设、建筑工地卫生等为突破口,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创卫深入人心,得到群众的支持参与,推动创卫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要切实抓好创建过程。在创卫中,牌子是结果,过程是内容,是实质,过程远比牌子重要。要正确处理结果和过程的关系,既看重结果,更重视抓好过程,以扎实的工作过程保证结果的实现。在工作过程中,要以卫生整治为重点,坚持按《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指导手册》要求,一个一个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以创卫为抓手,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交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管理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坚持理性创卫,求真务实,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创卫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是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将创卫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树立战略思想,坚持把创卫工作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要求,运用现代城市的理念,适当超前设计安排,将市政建设与环境改善结合起来,统一建设管理,让创卫融入城市建设之中,伴随城市的发展深入开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正确的“创卫观”,树立长远的创卫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地开展创卫活动。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城市的卫生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创建目标、规划和实施方案,理性创卫,循序渐进,一年一个台阶,扎扎实实解决存在问题,不能盲目跟风,切忌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三)创新工作机制,城乡联动,提高创卫质量和水平

一是要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创卫重在管理。要制定规范性的文件和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建立有利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民主体作用的创卫工作机制;树立“大卫生”的管理思想,围绕城市功能,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围绕公共卫生,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创新环卫服务管理体制,建立城市垃圾清扫、管理分离机制;探索政府组织的专业队伍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除“四害”机制;实现城市卫生由突击行动向长效管理转化,由专项治理向日常管理转化。

二是要建立城乡创卫联动机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开展创建国家卫生镇(县城)、卫生村活动,改善农村环境,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是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有益补充。要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卫生镇(县城)、卫生村活动管理的方式方法引入农村,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河道清洁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有机结合,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联动,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创卫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THE END
打赏
海报
五创联动之创卫基本知识问答

 

五创联动之创卫基本知识问答

(一)何谓“创卫”?

答:“创卫”是创建卫生城市的简称,卫生城市分省级、国家级两个级别。1989年10月,全国爱卫会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全国开展了卫生城市检查评比活动,拉开了创卫序幕。

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是在总结爱国卫生工作的基础上,走向治本为主,分步实施,科学管理的轨道。这一转变标志着城市爱国卫生运动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践证明,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需要;培育社会文明卫生新风,提高市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