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在组织建设上 “用力”,强乡村振兴 “向心力” 。
一是抓理论学习强武装。坚持 “第一议题” 抓学习、 “第一遵循” 抓贯彻、 “第一政治要件” 抓落实,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首要学习内容,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今年来,结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 13 次,专题学习研讨 5 次。二是抓队伍建设强基础。结合 “排队抓尾、双整双创” 行动,集中开展村级班子履职情况分析研判,评选出先进、后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各 1 个。同时,调整村干部 3 名,从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中择优充实优秀年轻村干部 3 名,培育村级后备力量 29 名。三是抓教育培训提效能。依托县、乡党校教育教学资源,扎实开展好党员发展、后备力量、村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等培训工作,激发 “比” 的意识、 “学” 的热情、 “拼” 的精神,实现 “进” 的目标。截至目前,选派村干部外出交流学习培训 16 次,开展村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1 次,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开展 “擂台大比武” 活动 2 次,引导党员带头强素质、争一流、比贡献、谋发展,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在产业发展上 “发力”,强乡村振兴 “源动力” 。
一是联片抱团有招。聚焦全市 “强村富民” 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按照县委 “1446” 工作思路,结合乡 “一核三带” 产业发展定位,突破行政村界限壁垒,不断巩固大坝、龙金、青山等村以烤烟为主的现代优质烟草产业核心;稳定全乡 4000 亩辣椒产业带、 800 亩精品水果带、 600 亩黄金芽茶产业带。 2023 年,实现烤烟产值 1300 余万元、辣椒产值 1860 万元、黄金芽产值 55 万元、精品水果产值 466.2 万元。同时,规模化发展种植 4000 亩辣椒产业,累计带动村民就近务工就业达 8600 余人次。二是资产盘活有劲。把开展 “沉睡资源资产” 盘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组建闲置资产盘活调查摸底工作专班,按照 “一村一册” 进行全要素登记,真正让闲置资产 “动” 起来、 “活” 起来,提升村级自身 “造血” 功能,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目前,冷家榜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优质企业投资 1000 余万元盘活闲置食用菌大棚;金城村通过 “企业+党支部+合作社” 的方式盘活蛋鸡养殖场,实现闲置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利益联结有方。采取 “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 模式,通过吸纳就业、土地流转、技术帮带、产品销售服务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截至目前,全乡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 752 户脱贫户、 66 户监测对象与 15 家新型经营主体 (即 1 家公司和 14 家合作社) 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实现产业发展成果惠及脱贫户达 100%,每年户均分红 560 元。
三、在基层治理上 “施力”,强乡村振兴 “凝聚力” 。
一是以自治凝人心。按照 “支部提议、小组商议、村民同意、乡级备案、共同执行” 的方式,结合院坝协商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 要求,召开村 “两委” 会议、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代表大 38 次,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制定完善 《村规民约》,成立人民调解、红白理事、公共卫生等 “六个” 委员会,进一步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安民创。二是以法治扬正道。充分运用 “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 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做实用好 “网格化管理” 平台,强化法治宣传、法律服务,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按照 “住户相邻、邻里守望” 原则,采取 “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 的模式,选取有威望、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热心的 “两代表一委员” 、退休干部、致富能手等担任网格员和联户长,定期推送法律法规、利民惠民等政策,带头化解矛盾纠纷,营造 “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的共治意识。截至目前,开展法律讲座 14 场,提供法律援助 16 起,化解矛盾纠纷 9 件。三是以德治树新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站) 为依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面向群众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志愿服务。建立乡风文明 “1+8” 星级管理体系,开展模范党员之星、文明卫生家庭之星等评比活动,充分挖掘模范人物事迹,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以 “红黑榜” 为抓手,重点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低俗婚闹、早婚早育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今年来,共开展移风易俗会 56 次,红白喜事引导 23 户,张贴乡风文明标语 38 条,评选红榜 6 人、黑榜 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