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之秋》书评

 作者:Leika 

     稍早在书店浏览完这本,标榜获颁全球史学著作奖金最高的坎迪尔奖(Cundill Prize)

      2012桂冠作品,让我想起当年王良行教授的一段话:那时我有份研究计划,正巧聚焦在太平天国的"外交"关系上......教授不亏是教授,

      未翻阅便指着标题说「太平天国非正统、也没获列强外交承认,应改为"涉外关系"...

      《太平天国之秋》重点之一,是作者史蒂芬‧普拉特(Stephen R. Platt)不例外地也从中西外交/涉外史料的角度,指出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因素,是后期被英、法、美掣肘;而英、美之所以决定干预中国内战,选择支持蛮悍无礼、摇摇欲坠的清廷(最令人咋舌的,是决策者之中不乏曾下过北京天牢、差点被刑求到死的几个外交官),很吊诡的是天津、北京条约相继签订后,支持丧权的清廷,获权的列强反而才能稳定取得最大收益;相较之下,起初受西方媒体、甚至部分外交官与国会议员等同情的「中国弟兄姐妹」,尽管以洪仁玕、李秀成等为首的领袖不断努力尝试与西方交好、希望获得承认与支持,但以洪秀全为首、迷信且昧于外情的决策中枢,其信念并非真正基督教、行事类似当今的神学士(此喻非作者修辞...书中涉及天国境内的官民详情,让我深有此感),不久就被看破手脚、最终沦为人人喊打的邪教叛军,而非令西方中立或承认的内战交战政体。但如果本书单单只是如此,那么就没有超越史景迁的《上帝的中国之子》(Btw,普拉特的笔法很近似其师史景迁,所以故事性也强),或是梅尔清(Meyer Fong)《浩劫之后:太平天国战争之遗产与19世纪之中国》的突破性理由;本书的史学"价值"(虽已有异议),在于很宏观地指出:太平天国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暴起暴落、除了史料外如迷雾般不存史迹的消失在不远近代的那份神秘感,或是和英法联军/二次鸦片战争掺和在一起,构成伤亡、经济损失都破当时世界纪录、且列强干预深入的"准世界大战"背景......更重要的是──政军积弱的晚清中国,其实早已是世界经济的四大环节之一,更是大英帝国全球秩序下不可或缺的一员;太平天国之役,和美国南北战争一样,都属于世界历史的核心事件。
      前述所谓的19世纪全球经济环节概念,大约如下:
      印度种鸦片→中国输茶银→英国出汇票→美国供棉花→英国产棉纺→世界市场

      由于1.英国控制、压榨印度,种植鸦片的诸项成本很低、利润很高;

      2.中国鸦片需求量非常惊人、几到全民皆吸的程度,大到不能倒;

      3.满手中国白银的同时,进口茶叶还能从民间与欧陆赚取大量税款;

      4.向美国买棉花的汇票,是世界金融中心伦敦自己印的......故印、中、美三国,对英而言缺一不可;只要稳定印、中、美的英国市场,英国就可以持续称霸全球;而英国之所以在南北战争中维持中立、承认南方,是因为不论南北,都基于其中立与承认,得以维持棉花贸易,最后不论谁赢,对当时的英国而言都差不多。但是中国情势的发展则不然──这场准世界大战对中国的茶叶生产与市场破坏太巨大了、时间与规模都超乎英国预期;少了江南茶叶,对大英帝国的经济秩序打击太大,英国只有选择介入与干预了──面对租界反攻与清廷开始获取英援,无法拿下上海、宁波等重要腹地与口岸的太平天国,注定走向战略无着、全面失败的命运......当然读者们大多知道,太平天国的失败,不光是涉外失败/无法建立外交与外贸,许多教科书提及的重要主客观因素也都有...本书立论,可从书中活跃的人物群像谈起:

      洪仁玕:《太平天国之秋》的主线人物,从知洋、亲洋、怨洋到仇洋...就像作者老师史景迁笔下的许多人物般,洪仁玕的心路历程是颇戏剧化的。从洪仁玕的处境与立场变迁,可知在当时的中国,有识之士受政治环境逼迫,不论是在清廷或太平天国的体制内改革,都难有用武之地;相似背景、且和洪仁玕有过接触的容闳是个对比,但同样只能在器物层次做现代化贡献。故孙中山几度被提及(论革命),书中没袁世凯的位置,而蒋中正(论安内攘外)、毛泽东(论内战与内斗)也有被宏观地谈及到。

      曾国藩:诚如许多教科书所言,他把太平天国推翻满清的汉人起义局面,成功地扭转到守护中国文化、名教,乃至仕绅与地方既得利益的"文明之战",是清廷与太平天国间势力消长、此起彼落的主因之一...在即将结束战争时,英美认为曾国藩有取代清廷的本钱,但曾国藩却没有那么做──这被马克思、伊藤博文等批判为"拖延中国改革的大误"云云...然而作者仅止于多次引述方家对此局势的评论、作者本身并不直接批判曾国藩的决断,毕竟任太平天国这类神学士政权坐大的局面是曾国藩所不能容忍的(洪仁玕的悲剧也在无力扭转之),那么当个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清忠臣,或许是他必然的选择了。

李秀成:相较于只在战场上有机会表现战术性格的陈玉成,李秀成反映农民基本教义派、也就是当年多数中国人的战略想法:"洋人好打不好和"(或许当代亦然)...在处于劣势时,他也会选择和洋人妥协、设法亲近洋人,但情资落后(和陈玉成隔江分进却失联的那段很精彩)与体制内外的形势,都让他这类人注定要失败。

      曾国荃:和鲍超、多隆阿、程学启等军阀一样,反映官兵互争名利与不受节制的一面;曾国荃是本书中被着墨最多的高级军官(可能因作者的史料采用许多曾家家书),篇幅意外地比李鸿章、左宗棠还多许多。本书关于杀戮的血腥细节还蛮多的,比方从史料记录中我们得知,每发阿姆斯特朗炮的碎片,可以斩杀周边第一时间没被炸死的五十个兵丁...每批砍十个人头,一天可以砍完八千人次...皖南的人肉价格,安庆之役前后涨了四倍...此外,就像当代两岸三通前一样,交战双方官兵私下的民生物品交易,连围城的军事对峙中都能暗地进行。

      额尔金:作者对额尔金的心路历程着墨亦多,反映近代西方作品对殖民东方历史的反省(其日记、家书,从自觉内疚到"刚好而已"的诸多记录还蛮可观的)......其他许多外交官、传教士的立场互见,但都能和主线人物洪仁玕的心境相呼应──若对"他者"过度的想象,不论是同情或仇视,后来都造成误解与伤害。

      黄淑华:她是此役两千多万死难者中,唯一得以在此书中短暂的名见经传的悲惨百姓也只在天京陷落的那页登场...城破之际,中老年人先被砍伤,被逼问出财物藏在哪里后才能痛快死去,而成年男子多被杀害、少数人沦为搬运财宝的苦力而苟活,年轻女性会被劫掠、当作押寨妻妾或贩卖于人口市场;没有劳动价值的孩童最惨,几乎都被当作刺刀的靶子戳弄致死......而黄女全家七、八口人,都在她面前一个个被破门而入的某兵所杀,被拽着头发拖出的她也但求速死,然而该兵大笑说:「我爱汝,不汝杀也。」...当该兵战后复员、挟其返乡时,与其夜宿客栈;黄女趁灭门仇人酣睡时,杀之再自杀。若非黄女留遗书给店家 ,《象山县志》里头就没有这位可怜女子与这笔惨事存在了......当然她跟被剖腹杀婴的孕妇等相比,还不是最惨的,只是两千多万死难者多不可考矣。
      本书的最后一页,引用《沉静的美国人》中的一段话,沉痛地反映当年战区内百姓一旦
跟错边就有惨死之虞的极大痛苦,也算是这本精神跨越时代、地域的史着之脚注:“人终究是要选边站的;如果还想做人的话。”

THE END
打赏
海报
《太平天国之秋》书评
 作者:Leika       稍早在书店浏览完这本,标榜获颁全球史学著作奖金最高的坎迪尔奖(Cundill Prize)       2012桂冠作品,让我想起当年王良行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