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背二歌”:留个巴中人民的一份历史文化遗产

        “巴山背二歌”系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米仓山南麓巴中地区的一种山歌,它是随着古代巴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而产生的。
        秦汉时期,巴中境内有米仓古道穿越全境,上通长安、汉中,下达巴中、成都。因沿途交通闭塞,商贸活动十分不便,山里需要运进和运出的货物全靠人力背运,人们便把这种背运货物的人称为“背老二”或“背二哥”。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演唱的山歌便有了“巴山背二歌”之称,其表现形态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背二哥所用工具为喇叭形背篼、绳架、丁字拐杖。一般背50-80 千克的货物,走累了,使用丁字拐杖置于背筐下支撑休息片刻。如果是集体行动,领头的背二哥要呼吼节奏感强的号子,以统一众人的行动步伐。米仓古道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背二哥这种背运的劳动方式至少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陕西省长安县兴教寺慈恩塔院内的一块石碑上,有一幅宋代工匠仿原碑图刻的《玄奘取经图》。图中玄奘背经书所用的工具与今天巴山背二哥所背的“背架”一模一样、,说明唐代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背架”这种运输工具了。
        巴山背二哥一代又一代翻越大巴山、米仓山,长途跋涉在这些古道上,背运粮草,或运输武器,或背运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物资交换,为推动川陕地区物资交流、经济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他们在那深山沟、大山里辛勤地奔走,十分艰苦,什么“蛇倒退”、“鬼见愁”——走在那种路上只准前行,不能后退,只要后退就可能掉下崖去;又因为山里的野兽很多,不成群结队就可能被野兽袭击、吃掉,所以很自然地结合成一个背二哥队伍。沿途山路崎岖艰险、一步一挨,真是举步维艰。每逢中午肚子饿了,太阳又热,山上除了蝉在叫唤,就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在这种精疲力竭的情况下,老背二哥杵子一打起,吼上几句山歌,大家情绪就来了,也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巴山背二哥”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庞大的背运队伍在漫长的背运途中更唱迭和,相互学习交流,自发性地传承。由于“背二歌”旋律优美,情趣盎然,在民间广泛传唱。《巴州志•风俗篇》载:“康熙雍正年间,春田栽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钲于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今,丽丽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
        相比青海的花儿、广西的情歌、陕北的信天游,“巴山背二歌”的语言更为诙谐、风趣,均为即兴创作,多用双关语来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巴山背二歌”的歌词大都为二二三结构的七言诗,其写作手法多用赋、比、兴。如:“弯弯背架像条船,情哥背铁又背盐。鸡叫三道就起身,太阳落坡才团圆。”“巴山背二歌”的衬词除了常用虚词外,还有像巴山其他民歌的衬词一样用实词作衬词,这是“巴山背二歌”最大特色之一。如果背二哥们歌唱自己的生活,其衬词往往只有“贤友  亨儿”、“情兄儿”等,这类衬词指背二哥们相互打招呼;如果唱情歌,其衬词则为“贤妹儿”、“情妹儿”或“情哥儿”。“巴山背二歌”白是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微调式;其曲式结构为上下两个乐句的单段体;其唱腔高亢悠扬,能翻山越岭、穿云钻雾,结束时都有长气短叹的一声甩腔——“耶一嘿!”
        “巴山背二歌”还有个很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很多唱词都是没法去改动的。比如说:“下蛋鸡母脸儿红,娼妇婆娘大不同。走路好似风摆柳,一对眼睛像灯笼。”又比如:“清早起来去爬坡,露水荞儿笑呵呵。我问荞儿笑啥子,就笑昨晚你两个。”……“巴山背二歌”在曲牌上有很多种,南江唱的“背二歌”、通江唱的“背二歌”曲牌又略有不同,但它整个音乐旋律的大框架都属于大巴山的风格,都是背二哥们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比如某个背二哥走累了,一杵打起,看到河里有个姑娘,他要逗她,马上打杵就唱:“河里涨水沙浪沙,妹过跳凳眼发花。你是哪家大小姐,要不要我来把你拉?”这个女人马上就回答他:“对门哥哥你莫来拉,我是蜜蜂扑过的花。我已开花结过果,你莫在我身上想办法。”
        “通江呃/河来哟/南江哦,河哟/我是巴山哟/背二哥罗哈/太阳送我哟上巴山/月亮陪我哟下巴河/背架背起闪几下也/打杵子杵断了几道坡。”这首在四川巴中广为传唱的“背二歌”,老幼皆知。作为一种山歌,“巴山背二歌”生动地反映了背二哥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其表现形式主要是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演唱,一人领唱众人帮和,有歌颂勤劳勇敢、劳苦艰辛内容的背二歌;有歌唱背运工具、歌唱劳动的背二歌;有为消除疲劳而打情骂俏的背二歌等等。如:“高高的大巴山,离天只有三尺三。要想翻越巴山顶,只有背二哥的铁脚杆。”“背上千斤翻巴山,铁打腰杆都压弯。打双赤脚路难走,七十二道脚不干。”又如:“拐扒子儿二尺小,上坡下坡离不得它。过河踩水探深浅,亲生儿子不如它。”“巴山背二歌”中,歌唱爱情的内容极为丰富。这与背二哥沉重背运的艰辛有关。他们用情歌来消除劳动中的疲劳,用情歌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生命的热爱。正像背二哥所唱的:“一天不唱那东西,天上太阳不偏西。”“背二歌”是在背二哥的艰苦劳动中产生的,它的存在和背二哥们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而它的历史无疑与背二哥的历史一样悠久。“背二歌”不是  “四川的特产,在黄河上游之南和长江中上游之北的大片山区,都有背二哥的身影,同时也流传着不同色彩的“背二歌”。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甘沟河的“背二歌”,则是所有“背二歌”中旋律最优美的。它的代表性曲目有《背起背子难上坡》等。20世纪60 年代初,重庆市歌舞团、四川省歌舞团、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到巴中采风,编排了舞蹈作品《巴山背二哥》和声乐作品《巴山背二哥》。其中罗永言编导的男子群舞《巴山背二哥》,表现了巴山劳动人民在负重劳作时诙谐热情的性格,1964 年参加四川省舞蹈观摩演出,评为优秀节目。近年 来,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都曾先后采用过甘沟河程治华、张仁德唱的“弯弯背架一只梭,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打一杵来唱支歌,人家说我好快乐”的录音。这是唱的旧社会,反映巴山背二哥那种“眼睛睁得  ;鸡蛋大,再背也无过年粮”的非人生活。而今天的“巴山背二歌”更多地是歌唱他们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心情。
        近年来巴中市的道路交通、商贸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出山门靠背篼背运货物已成为历史,但贫困地区的乡下人仍依靠背篼而生存,纷纷涌到巴中城挣些油盐钱,以养家糊口,目前人数已达6000 余人。背二哥群体的出现虽对这座现代化城市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不过,由于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背运业由原来的长途背运演变为今天的短途背运,从业人数越来越少,“巴山背二歌”正逐步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濒临危机,亟需保护。2005 年《巴中日报》记者曾兵分四路,报道了巴州、通江、平昌、南江的山歌、刺绣、唢呐、皮影等民间文化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巴中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地采取多种手段保护“巴山背二歌”。2006 年 5月20日,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巴山背二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已故巴中民俗学专家朱仕珍先生曾认为,“巴山背二歌”这种歌种在全国少有。列为国家的法定保护范围,就能一直存活下去,继续流传。“巴山背二歌”作为一种山歌、一种民间文艺,既然在大巴山立足,2000多年都没有衰亡,说明它就有生命力,2007 年,“巴山背二歌”的传承人被正式确定。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山背二歌”:留个巴中人民的一份历史文化遗产
        “巴山背二歌”系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米仓山南麓巴中地区的一种山歌,它是随着古代巴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而产生的。         秦汉时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