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科学技术奖励暨人才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奖励暨人才发展大会,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第五届“沟渠杰出人才奖”颁奖仪式精神,隆重表扬各方面优秀专家人才和服务团队,在全社会营造尊才重才爱才浓厚氛围,进一步动员激励广大科技人才和专家人才在“两地两区一中心”建设中奋发有为、勇挑重担。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奖和入选的各位专家人才表示诚挚祝贺! 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京都发展的各类专家人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就科技和人才工作,我与大家再交流几点意见:

第一,要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战略

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 京都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全面开局、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深入实施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战略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发展所需。

其一,这是落实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和人才工作,先后提出系列论断观点, 出台系列重大政策,作出系列战略部署,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到行动的完整体系。迈步现代化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列一个部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行系统部署,全面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冲锋号。省委全会明确提出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战略先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统筹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央有号召,省委有要求,我们必须见行动。京都是贫困地区,没有科技、人才的强力支撑,就没有京都的后发赶超振兴发展,也没有京都与全国全省的同步基本现代化。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理念,加强战略性谋划、前瞻性思考、系统性布局, 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谋划推进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战略,不折不扣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其二,这是巩固拓展当前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良好势头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全市以“百博进京都”为统揽,联动发力招才引智,人才总量持续扩大、质量持续提升、能量持续释放。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纵深推进人才集聚、人才培育、平台再造“三大攻坚行动”,成功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11名、增长近111成;人才流失率由两年前的111%降至去年底的111%; 事业编制助力产业企业引才落地率从 2021 年 111%提高到 2022年111%, 京都在全省人才工作述职评议排名连续上升。与此同时,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全市研发投入强度年均增长12.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111家、111家,2022年分别增长111%、111%,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1亿元,京都在全省科技创新版图中的“能见度”更高、 “显示度”更强。

这些成绩充分说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不仅在京都能够抓起来, 而且这条必经之路行得通、走得远。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牢牢树立“越是落后越要抓科技人才、越不抓科技人才越要落后”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引育人才、大抓科技,不断补齐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短板。

其三,这是解决当前高质量发展瓶颈制约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把工作重心转向产业培育振兴,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制约性也越发突出,甚至成为我们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就科技创新来讲,不管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谋划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科技创新都处在核心位置。如果不能在这方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我们永远只能处于跟跑位置,而且差距会越拉越大。就人才发展而言,近期不管是我带队到县区调研,还是有关部门赴市内外调研对比分析,科技领军型人才、管理复合型人才、产业技能人才甚至普通劳动力严重缺乏的问题已经成为京都产业培育振兴必须要破解的头号难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产业培育振兴尤其是“工业兴市、制造强市”就是空中楼阁。全市上下要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作为当务之急和长远之策,更高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能力水平,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成为京都局部突破、后发先至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第二,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趋势变化,加快构建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京都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深入实施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战略,要顺应发展规律,把握趋势变化,不断探索走出符合京都实际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之路。

一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京都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在后发赶超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车”,不能奢求重大科技成果一夜之间从天而降,必须依托现有平台和资源,走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之路。要持续深化厅市、校(院)地合作,努力争取毗邻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教资源布局京都,加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京都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要依托京都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深入推进厅市共建沟渠省重点实验室工作,加快推动沟渠农业大学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京都基地建设应用,力争尽快取得研发应用成果。要依托京都籍院士专家以及“人才科创飞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重点(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切实以“智力裂变”赋能“创新裂变”。

二是更加注重柔性引才真心留才。

近年来,为破解“高层次人才难引更难留”的现实问题,我们通过市校合作、特聘专家等方式“借脑借智”,柔性集聚了近百名高端人才,收到了良好效果。下一步,要继续深化拓展这些有益探索,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和重点民生需求两大领域,紧抓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省级科技特派团等政策机遇,用好特聘专家、 “周末工程师”等制度,用较低成本、最高效率补齐高端人才紧缺短板。对引进到京都的优秀人才,要秉持“才有所需、我有所供”理念,更加聚焦人才最关心的课题申报、平台搭建、子女抚育等所思所盼,细化

5个性服务需求,拓展“人才惠友卡” “青年人才卡”服务内涵,用周到细致的服务保障真心留人,努力让京都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三是更加注重招引科创团队和领军人才。

当前, 京都发展尤其是产业培育正处于见势起步阶段,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有一大批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支撑。上周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的《京都市2023年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力争年内聚集走在产业发展前沿的领军人才111名以上、创新团队111个以上,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这一目标各展神通,加快形成“人才聚、企业强、产业兴”的发展生态。

四是更加注重面向主导产业重点企业招引人才。

自 2021年以来,我们立足发展需要,逐步推动引才工作重心转移,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人才主角、各方受益”原则,在全市统筹111个事业编制建立“产业人才编制池”,试点开展编制吸引、政招企用,集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到企业发展,取得了很好反响。今年,要拿出111%以上人才引进计划,定向招引文旅康养、经济金融、生物医药等方面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其中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招引的“政招企用”人才不能少于111名,着力将人才链融入产业链、创新链,逐步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增势” “发展位势”。

第三,要纵深推进四大专项行动,努力把京都打造成区域性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高地

实施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战略,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高地,打造创新创业沃土,需要树牢“大人才观”,以开放姿态和务实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创特色。

一是开展揭榜挂帅攻关行动。

“揭榜挂帅”是集中力量攻克制约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技术难题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市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面临不少“缺核少芯”问题,严重制约了产品品质提升和市场拓展。对这些问题,要围绕产业技术基础、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等方面瓶颈,制定关键技术攻关清单,通过“科技悬赏”渐次突破,市、县(区)财政要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另外,近期市委组织部起草的《试点开展“悬榜选将”行动工作方案》已征求相关方面意见,近期市委常委会议审定后将印发实施。与“揭榜挂帅”主要鼓励“卡脖子”科研技术攻关不同的是, “悬榜选将”面向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任务推进中的难点堵点作答, 范围更广,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揭榜挂帅”还是“悬榜选将”,都是为了解决最迫切问题,一定要坚持“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把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真正用好。

二是开展返乡创业倍增行动。

京都常年在外乡友近百万人,以中青年技能人才和劳动力为主,相当部分拥有一定的技术、资金积累,其中不乏优秀京商,他们对家乡有深厚感情,是我们最需要紧紧抓住的人才群体。针对当前产业培育振兴特别是工业发展面临的“招工难” “用工荒”等问题,必须把返乡创业就业作为战略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基层村组、驻外办事处等作用,扎实开展“清仓摸底、 乡情感召、项目推荐、资金帮扶、提技赋能、风险防范、典型激励”七大活动,整合住房补贴、子女就近入学、职业技能培训等政策打出一批“组合拳”,努力引导在外务工乡友返乡就业,千方百计补齐技能人才短板,全力做大做强“回归经济” 。

三是开展职业教育赋能行动。

当前, 京都缺高端人才、科研创新人才,但更缺产业技能人才、缺具有职业素养的产业工人。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职业教育培训。要在继续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承载能力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尤其要注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习金华永康职业技术学校“以产业定专业”的发展模式, 引导产业园区、行业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动合作,开设校企“订单班”,强化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要聚焦“1+3”主导产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专业调整激励、校企“订单班培训”补助、毕业生奖励等“全链条”奖补机制。要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平台,深入推进“技能京都”建设,每年在全市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111万人次以上,不断提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专业能力。

四是开展创新主体培育行动。

科技创新成果不是政府能够“计划”出来的,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打磨出来的。就京都来讲,研发投入强度仍明显低于全国全省水平,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重点(工程)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型企业奖补等政策,并综合运用项目支持、基金引导、风险补偿等形式,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让更多“真金白银”的支持激起科技创新层层浪花。

第四,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讲: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发展壮大人才队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必须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营造爱才的社会环境。

通过这些年努力, 京都人才工作在国省层面以及广大人才中都有比较好的声誉,要保持这种势头,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大力宣传各类人才先进典型,树立尊才爱才社会风尚。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要真心惜才、诚心敬才,寻觅人才望眼欲穿,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本身就是“有情怀”的重要体现。

二要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前段时间,市委组织部会同宣传、教育、科技等部门,在行业(系统)联合开展了“唯帽子”问题专项整治,总体看我市情况较好。要继续聚焦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 以公平、竞争、择优为原则的评价机制。尤其科创领域,要重点围绕资金分配、绩效考评、职称评定等倡导公平,让更多“千里马”在京都大地快意驰骋、竞相奔腾。

三要创造优良的成长环境。

让人才有想头有奔头,才能最大限度把积极性调动起来。去年,我们通过调任转任、晋职晋级等政策, 为111名优秀人才解决了切身问题,赢得广大人才好评。各地各部门要继续鲜明优秀人才“四个优先”工作导向,拿出更加有效、更为务实举措,为各类人才成长铺路搭桥,努力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四要塑造一流的政策环境。

2021年,我们综合考量各方因素,围绕“对标北上广、领先山沟沟”,推出了一批在山沟沟地区乃至全省都极具竞争优势的人才新政。但随着各地人才政策调整,竞争优势不再明显、逐渐减弱。下来后,市委人才办要牵头开展一次调研摸底,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现有政策,以此对冲区位劣势、经济劣势, 以“人才高地”成就“创新高地”。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参加今天会议的沟渠杰出人才奖”获得者、**计划、京都惠才培育计划专家、百博入企服务团首席专家和科技工作者,是全市人才队伍中的标杆。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充满期望。希望大家珍惜机遇、振奋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逐梦星辰大海。当前,广大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大家要珍惜时代赋予的大好机遇,提振精神、务实重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奋斗足迹。希望大家根植热土、情系老区,把火热实践作为淬火历练的最好课堂。一个人选择一座城是幸福,一座城拥有一批人才是幸运,广大人才就是这座城市最想留住的幸运。希望大家牵手京都、扎根京都,与我们结成“发展合伙人” “奋斗共同体”,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产业基地汲取养分、拔节生长。尤其是此次选派的百博入企服务团活动专家人才,要主动深入一线“问诊”帮扶,真正把基层面临的问题解决好,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好。希望大家发挥所长、创新作为,努力在京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充分发挥自身专长,紧紧围绕全市发展所需,在技术研发、产品更新、建言献策等方面,潜心钻研、引领创新,不断取得新成就、开辟新天地,奋力在京都后发赶超振兴发展伟大实践中展现人生风采。

同志们,科技支撑发展、人才引领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 同心同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推动新时代科技和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京都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THE END
打赏
海报
在全市科学技术奖励暨人才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奖励暨人才发展大会,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第五届“沟渠杰出人才奖”颁奖仪式精神,隆……
<<上一篇
下一篇>>